曙光医院建院110周年系列报道重点学
心血管科1科室介绍
上海中医院心血管科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教育部及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组成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心衰专病建设单位、副组长单位;“十二五”心血管病重点专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重点专科。以心衰病、胸痹病、眩晕病、心悸病为四大专科优势病种。年门诊量约3万余人次。东西两院开放床位70张,年出院总人数余人,平均住院天数7.78天,床位年周转率达46.54%。专科中医特色一脉相承。为海派中医丁氏内科严苍山、张伯臾流派传承基地。全国名中医严世芸工作室挂靠单位,并设有胡婉英、蒋梅先工作室。
2学科带头人
周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科学家,医院院长。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循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等职。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十二五”项目、国家中医药行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2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主编与参编专著2本。
科主任
王肖龙
男,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心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医教研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脂代谢紊乱和慢性心衰及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脏介入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脏介入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心衰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衰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血管预防和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StemCellsInternational(IF3.68)客座编辑,《中国医药导报》、《中成药》和《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等各级课题8项,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余篇,主编、副医院校规划教材6部,地方教材2部。参编参译多部学术专著。
徐燕
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内科行政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上海市科委专家库成员。全国严世芸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丁氏内科传人严苍山临床传承研究基地主要传承人。世中联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中联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擅长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代谢综合征、中风等心脑血管常见病,对中医膏方调理的传统养生秘方有独到研究。独立研究中国人瑞(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秘笈并取得佳绩。获得专利项目2项。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局级课题数二十余项,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论著30余篇。
3专家介绍崔松,男,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及科普分会委员。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及心身疾病工作。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悸、心律失常研究。
郭蔚,男,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心脏急危重症抢救,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心脏起搏和射频消融治疗,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的心血管病防治研究。
赵卫,男,留日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以及运用膏方进行中医虚症杂症的调理。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部局级课题多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参编专著2部。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薛金贵,男,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林慧娟教授,上海市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胡婉英教授。对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药综合防治和预后评估有丰富经验。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国家级课题多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著作6部,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各1项。
王英杰,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曾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访学两年。擅长运用中医治疗改善胸痹、心悸和心衰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和死亡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和上海市科委课题各1项,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7篇。
邵春林,男,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内科一线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科疾病;纯中医方法治疗各种内科杂病以及各科虚寒证的康复调理。
郭炜,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以访问学者身份访美3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参编学术专著1本,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刘永明,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药理系访学2年。擅长各种病因导致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和诊断。近5年来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局级课题5项;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姚成增,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局级2项。发表文章30余篇,参编、参译著作3部。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戎靖枫,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年赴美国康医院心血管科心导管室访学。从事心血管介入工作,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介入术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近五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编参译著作3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中医药科技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医学奖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卫生部重点项目先进个人等奖项。
阮小芬,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局级课题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参编参译学术专著2本。
金涛,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学术继承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近五年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地方性教材3本,参编参译学术专著2本,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
王慧颖,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参编参译学术专著4本。
高俊杰,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卫计委中医药科研项目1项,中医药大学课题1项。参编、参译心血管著作3部。
杨涛,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复方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研究,致力于防治心肌纤维化与肝纤维化的天然活性成分的筛选及作用机制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相关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及配伍机制研究。
4学科优势科室以中医药防治冠心病、慢性心衰、高血压等为特色,特设心衰病、胸痹病、眩晕病、心悸病四大优势病种。对心衰病的稳定期采用补益心肺、益气养阴、益气温阳等治疗方法治其本,而对于急性加重期则采用温阳利水,泻肺平喘、温阳固脱等大法救其标。针对冠心病的虚实病机,以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之虚,去除气滞、寒凝、痰浊、血瘀、热毒之实为入手点,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分别制定了疗效确切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和临床路径。
同时推广放松功、降压操、护心贴、足部塌渍、耳穴埋豆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科室秉承“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指导思想,坚持中西并重,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射频消融、起搏器安装等各种现代心血管诊疗技术,提高了对疑、难、危重病人的处理能力。
科研教学
科室科研实力雄厚,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部“七五”攻关、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十二五”项目、及重大新药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40余项;开发研制了“鹿红颗粒”“坎离颗粒”“强心饮”“鹿角方”“潜阳合剂”等验方制剂。
近年来获得各级科技奖项10余项,发明专利4项,主编或副主编教材及专科著作20余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文章近篇。
心血管科目前有硕士生导师10名,博士生导师2名,十二五期间培养研究生25名(其中博士生7名)。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全英语教学及各种短期培训班的教学任务。
对外交流
6年以来心血管科每年举办中西医结合心力衰竭及冠心病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致力于名中医经验、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科室多名医生先后参加都江堰的对口援建、援滇、共建工作,社会影响辐射全国。
科室成立患者健康俱乐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赴社区卫生中心向基层医护人员和患者普及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积极走出国门,宣讲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wh/7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题心脏支架搭桥手术后血管还会堵,
- 下一篇文章: 双心医学和医疗从明确疾病的全貌和关心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