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心血管安全性研究解读综合管理,



LEADER研究不仅将改变糖尿病的治疗理念,也将促使人们反思并重新定义优秀降糖药物的标准:不仅能控制血糖,而且能明确降低心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死亡风险。

作者:医院陈韵岱

来源:idiabetes

年5月Nissen等人的一篇荟萃分析[1]显示,降糖药物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其中心肌梗死(MI)发生率显著增高,心血管死亡发生率增高达到统计学临界值。即使后来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重新调查,确定罗格列酮不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但此文的出现还是引发了世人对于降糖药物心血管安全性的担忧。而后FDA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便相继发出规定,要求所有批准上市后的降糖新药必须跟进心血管安全性评估。

目前已完成并公布结果的降糖药物心血管安全性研究共6项,其中仅2项研究得出心血管安全性的优效性结果,而今年6月正式公布的利拉鲁肽心血管安全性研究(LEADER)[2]就是继EMPA-REGOUTCOME研究以后,第二项证实降糖药物可带来心血管获益的心血管安全性研究,为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利拉鲁肽增添了强有力的安全性证据。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T2DM患者是心血管疾病(CVD)高危人群。经典研究UKPDS显示,新诊断T2DM患者中即已存在心血管病变[3]。中国心脏调查也显示,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约77%合并糖尿病[4],可见糖尿病和CVD如影随形。一项对美国中老年人群长达7年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5],无MI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和曾发生一次MI的非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相同,从而提出了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的概念,提示CVD患者合并糖尿病时一定要重视血糖的控制和治疗,否则会大大增加其心血管死亡风险,影响CVD的治疗和控制。

T2DM患者的CVD、微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明显增高[6-7]。虽然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但能否带来大血管获益仍不明确,UKPDS、VADT、ACCORD等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未得出一致结果,加之罗格列酮事件使降糖药物治疗的心血管安全性广受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
南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zz/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