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道路作品第39号
向无限的优秀敞开
?主持
庞清明
?本期诗人:龚学敏/王爱红/中海/黄金明/麦豆/冯冯
?品鉴
十品?组稿
十品
[诗人简介]
龚学敏,九寨沟人,居成都。著有《长征》《九寨蓝》《紫禁城》《纸葵》《四川在上》《濒临》《像李商隐一样写诗》等。
◎龚学敏的诗(3首)
麝
大地沉寂,唯有风在刺探天空的秘密
麝是一声唿哨
惊醒一群风,和人们携带的子弹
跛腿的河被对岸摔死在春天的
门槛上。
麝惧怕泄密的风,商标贴在人心的
左边。路越来越狭窄
人心的壁越来越厚。
大地用长出树的骨头
敲打天空的鼓,直到河流转世
人心已被商业拽到算计处。
麝跑成一杆枪,麝香的红缨
让自己和大地一同醒目
一起致命。
空气一样稀薄,率领大地飞翔的麝香
成为一颗子弹
被风追杀。
如果比风快,大地便在奔跑中消失
如果比风慢,便是与风一同
击中已经瘫痪的大地。
麝携带稀薄的黄金在大地的纸上亡命。
水母
那些消失的浪花,是大海蜕去的皮。
体温日渐升高
大海开始眩晕
与呕吐在沙滩上的油沫,橡胶,铁桶
有机物的残骸
以及半死不活的传闻,一道成为孤儿。
天空脸色苍白,怀揣大海间歇性的
心绞痛,把时间锯成一个个遗弃的
白色塑料袋。
我只是大海不经意间说错的一个句号
与白色塑料袋,成为姊妹
遗在天空与大海用玻璃碎片哭泣的沙滩上。
雪豹
把刀子一样的雪片朝高处搬动
看大河撒手东去
雪豹在峭壁上用腾跃哀悼她们的魂魄。
……哮喘的雪线,呼吸一次
雪就死掉一天
雪豹身上的雪字就被夜晚,涂黑
一笔。
把雪花煎成药,让雪线饮下的中医
指着天空,说:
蓝是天上的痛
你一想蓝
你和蓝都痛。
病入膏肓的雪已经无法承受不锈钢的
套索
人越来越多,字典里活着的动物名词
越来越少。
贪婪的事物用绿色卡车聚集山下
追赶
唯一一朵用体温哭泣的雪花
活着的雪花。
所有河流的箭都溯源而上,射中
最后一只雪豹
制成她们尸体一样静默的标本。
人们在雪后的大地走动出
一些肮脏的印迹,用来诋毁
雪豹的皮。
在生态与环境世界里我们总希望有一个代言者。他得是一个无畏者,他得对未来有预见能力,他得站在生命的视角,平视那些与我们一样具有生命的生命。诗人龚学敏就是当之无愧的一位。他在近年来,连续以组诗和小长诗的形式,写出了一大批与动物和生命有关的诗作,有些还是濒临灭绝的生命、非常珍稀的动物。这里的三首也是来源于他的这一系列中的部分。他写的《雪豹》却不是那只威风凛凛,擅长奔跑,咆哮一声,会让小动物们浑身战栗那只“雪豹”。这里的“雪豹”却是病态的、无力的,因为环境的恶劣,给予他们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仿若“哮喘的雪线,呼吸一次∕雪就死掉一天∕雪豹身上的雪字就被夜晚,涂黑∕一笔”。用可视的“雪”象征着一点一点被蚕食的环境,且看到了“所有河流的箭都溯源而上,射中∕最后一只雪豹∕制成她们尸体一样静默的标本”。诗人在指向悲情的现象和恶果。我非常欣赏《水母》中的第一句:“那些消失的浪花,是大海蜕去的皮”。他的形容是那么生动又那么充满了寓意。大海是有许许多多的“浪花”和“皮”,大海低吼声音是大海的呼吸,大海还漂浮着许多溶解不了的:“与呕吐在沙滩上的油沫,橡胶,铁桶∕有机物的残骸∕与呕吐在沙滩上的油沫,橡胶,铁桶∕有机物的残骸∕以及半死不活的传闻,一道成为孤儿”。我们人类的文明对大地得给予极不珍惜,来自海上的各种漂浮物,都是触目惊心。由此,我们看到得“水母”也已是破烂不堪、奄奄一息了。白色塑料袋正是象征着“水母”在海边的死亡游荡。诗人是强忍着心中得悲怆和极大的愤怒,与大海的涛声一同喧嚣,“遗在天空与大海用玻璃碎片哭泣的沙滩上”。还有濒临灭绝的“麝”,就因为那一点点名贵的麝香,“麝”的种群和命运都变得那么岌岌可危。没有任何余地可以回旋,善良与贪婪永无共处的可能。诗人的只能眼睁睁地目睹“麝携带稀薄的黄金在大地的纸上亡命”,只能以笔为刀怒向那些的贪婪和卑鄙。龚学敏有自己的判断,以真善美的情怀鞭挞那些丑陋和阴暗。以动物和生命为着力点,以人文情怀和价值判断为尺度,将环境与世界的生存发展纳入其中,质疑行为,拷问灵魂,思考人类命运。
龚学敏的“动物与生命”这个大系列组诗,打开了中国诗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wh/13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如何进行检测和治
- 下一篇文章: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我院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