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示餐后犯困打瞌睡可能是这种严重的病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院主办中老年保健杂志
餐后打瞌睡可能是种病
撰文 乔 薇
编辑 保健君
常常会有患者问我下面这样一些问题:
张大妈(85岁):“您说怪不怪,我吃完饭就头昏,尤其是早饭以后特别明显。今天上午为了来看病,我都没敢吃早饭,到现在一直空着肚子呢!”
李大爷的女儿:“我父亲90多岁,常常饭还没吃完,就在饭桌旁坐着睡着了,叫都叫不醒,过一二十分钟后,自己又醒过来了,这到底是什么问题啊?”
王阿姨(76岁):“我最近血压大起大落,早上起床后/70mmHg左右,等服了降压药,再吃完早餐,人就打不起精神,必须躺一会儿才行,测血压竟然只有/58mmHg!可是如果不吃药,我的血压最高升到~/70~80mmHg,真发愁,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其实,上面的三位老人患了同一种疾病——餐后低血压!
什么是餐后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
进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毫米汞柱);
或餐前收缩压≥mmHg,而餐后收缩压<90mmHg;
若进餐后收缩压下降幅度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心脑缺血的症状,如头晕、晕厥、心绞痛等,也可诊断为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发病原因餐后低血压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我国居家老年人患病率为24%~36%,住院老年患者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为59%~80%。老年人容易发生餐后低血压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衰老导致全身各系统、各器官老化及功能减退,引起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能力下降等,使机体对血压的调节能力减弱。
●老年人多病共存,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等,餐后低血压常发生于有上述疾病的患者。
●老年人用药多,降压药、抗帕金森病类药物等均可导致血压下降,联合用药及药物作用的高峰若重叠于餐后2小时内,更易发生餐后低血压,且程度更重。
餐后低血压的发病机制餐后低血压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1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压力感受器敏感度下降;
2进餐后内脏血流量异常增加;
3某些胃肠激素的异常分泌(比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等);
4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5胃排空过快等。
我们曾做过一些研究发现,餐后低血压的患者进餐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远远多于没有餐后低血压的患者,说明餐后内脏血流的异常增多,是导致餐后低血压发生的机制之一。
普通人进餐后胃肠道血流增加会引起血压降低,被压力感受器感知后,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来加快心率、增加心排血量,以及收缩外周血管等维持血压。但是,餐后低血压患者可能由于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低等原因,虽然心率、心排血量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远远低于没有餐后低血压的患者,所以无法维持正常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临床表现餐后低血压在三餐均可发生,以早餐后发生率最高。
血压下降一般于进餐后15~30分钟开始,最快可于进餐后即刻发生,通常30~60分钟内降至最低点,持续30~分钟,下降幅度20~40mmHg不等,最大可达90mmHg以上。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出现困倦、乏力、嗜睡、头晕、晕厥、胸闷、心绞痛等心脑缺血症状。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即使发生了餐后低血压,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导致该病很容易被忽视。
餐后低血压的危害餐后低血压可以引起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发生脑缺血、心绞痛等,并可显著增加跌倒风险,因此带来严重后果。
有一项近5年的观察研究显示,高龄老年人如果发生餐后低血压,而且收缩压降至mmHg以下,全因死亡率增加69%。统计发现,约23%的有过晕厥或猝倒病史的住院老年患者存在餐后低血压。因此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晕厥或跌倒经历或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人,临床医生都应考虑到餐后低血压的可能,需进行血压监测。
餐后低血压的治疗首先尽量改善基础疾病,并尽快纠正可能的诱因,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饮食
中国传统饮食以米面为基础,米面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膳食与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相比,更易诱发餐后低血压。因此应避免单一碳水化合物饮食,增加蛋白质等成分,采用混合饮食。每餐不要吃得过饱,应少食多餐,比如将一日三餐分为五到六餐。避免过烫的食物,以40℃左右为宜。
●体位及运动
高龄老年人餐后2小时内应尽量避免进行各种负荷运动,对于出现症状的患者建议餐后半卧位休息1~2小时;之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散步,可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减少内脏血流量、抑制葡萄糖吸收、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药物。如阿卡波糖、DPP-4抑制剂、咖啡因、奥曲肽等药物,均有治疗餐后低血压的相关研究。但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抗帕金森病等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应该充分考虑上述药物的降压作用与餐后低血压叠加对血压产生的影响,必要时需调整药物的服用时间,避免餐后血压降得过低而导致不良后果。
另外,由于高龄老年人反应不敏感,临床上应更加注重监测餐前、餐后血压的变化。对怀疑有餐后低血压的患者,我们建议的血压测量时间是从进餐前空腹测量一次,进餐开始后每15~20分钟测量一次,直至进餐后2小时,或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以及时发现。
温馨提示
目前系统改变了文章推送规则,为了能及时看到保健君每期推送的精彩文章,敬请各位朋友给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wh/12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家提醒每天一颗山楂促消化,治便秘,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