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按病种付费未来发展的方向
按病种付费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按病种付费,通俗说就是治疗某个疾病要花多少钱。这其中包含药品、耗材、诊断、治疗、手术、护理、床位等等项目,相关部门(医保、卫生、物价)算的清清楚楚,设限报销,避免人为大处方、过度治疗、滥用医疗资源。
某个药品能否进入临床路径将是未来药品能否开出处方的前提条件之一,当然,从目前的医疗、医保的管理水平来看,不可能所有疾病都按病种付费,所以按病种付费也是渐进发展的。
年,原国家卫生部启动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并公布了第一批分专业病种的临床路径,据卫生部数据,年3月至年底,卫生部共制定下发22个专业个病种的临床路径。截止至今天,排除重复的一些病种外,至少公布了个临床路径,涉及22个专业(科室)
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公布了种病种,供各地在推进按病种收费时使用。
各地可在国家公布的个病种范围内选择开展,也可根据当地实际自行确定具体病种。通知要求各地抓紧制定推进按病种收费的实施细则,于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临床路径+按病种付费--未来发展方向临床路径管理一步步向我们走来,与之发展的是按病种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临床路径管理是进行医疗成本核算、测定单病种费用标准的基础,也为单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DRGs)等付费方式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由于临床路径的管理是基于住院患者的治疗,那么按照临床路径的要求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康复的治疗和宣教,而以前科室中由于没有硬性规定,只有疾病的治疗,而患者的康复治疗是缺位的。临床路径下,患者出院前需要进行康复教育和指导。
院内患者康复教育会是不可拒绝、依从性最好阶段的促进新药特别是常用的慢病康复治疗药物的里程碑起点事件。以往药企做的简单的讲课,做PPT,仅仅是患者教育,是二级预防内的有关内容之一。
以STEMI的诊疗指南(版)为例
简言说:
要有患者的个体化的心功能及身体等综合情况进行评估。
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各种非药物(生活习惯、饮食、心理)等的二级预防计划。
要按照患者的疾病情况制订药物的服用方案。
要有以运动为主的适合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
所以,各大药企从年“拜阿司匹林”开始所做的患者教育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子项目。
每个药物都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有益,但是除了在指南和路径内的药品,其他产品特别是“新药”,在慢病治疗上的参与度,仅仅还是“表皮”。
分级诊疗的未来,不是仅医院,医院。更多的是将患者的整体治疗医院医院。
再以STEMI的诊疗指南(版)为例
“康复治疗”中:有氧运动是必须的,但是在指南中提到的方案:快步走,未免太过笼统,并且也很难进行量化:
走多快是合适的?
中等强度是多大强度?
30~60min的运动,不同年龄不同基础情况(是否有关节炎)
避免诱发心绞痛和心力衰竭
作为一家医药企业,我们可以针对自己产品的特点进行定制化的疾病康复治疗的深度植入:
▍突出产品的卖点和特点,通过间隔市场与竞品拉开举例
有氧运动虽然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但是如果发生心绞痛,特别是运动前后发生心绞痛,会极大的挫伤患者继续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有效的避免心绞痛的发作,在康复治疗中必然要考虑的。
现有指南中:推荐硝酸甘油片/气雾剂在有氧运动5~10min前使用,避免诱发心绞痛。而临床上由于其“刚猛”的疗效,口感极差、不良反应高、头疼头晕、时常发生耐药和失效情况。
许多患者宁可真的会诱发心绞痛也不会预防性的使用硝酸甘油。
医疗服务实行按病种收费是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机制改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定价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手段。选择大于坚持,顺势而为,才是未来能够在处方药市场继续生存并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by/7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轻人,如何躲开猝死幽灵丨科普联动
- 下一篇文章: 仲景故里再挚中医大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