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西药常规治疗联用通心络胶囊治
目的系统评价西药常规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年至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并结合手工文献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西药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4.2.2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纳入西药常规+通心络胶囊(治疗组)与西药常规(对照组)对照评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率的RCT11项,其中9项评价了心电图异常的改善率,11项评价了心绞痛症状的改善率。心电图疗效评价,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R)值为1.40(95%CI:1.28~1.54),P0.01;心绞痛症状疗效评价,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RR值为1.25(95%CI:1.18~1.32),P0.01。治疗组仅个别病例有轻微胃肠不适。
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用药安全。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胸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缺血性心脏病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死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增加全球卫生负担。冠心病心绞痛是很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有效地防治冠心病心绞痛迫在眉睫。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通心络胶囊效果明显,副作用少。本研究对国内人群有关西药常规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文献进行了荟萃分析(Meta-analysis),旨在为西药常规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纳入标准 ①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RCT);②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者;③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通心络胶囊;④治疗组的年龄、性别和病情与对照组均衡可比。
1.1.2排除标准 ①治疗组干预措施除使用通心络胶囊外还施行了对照组未使用的其他治疗方法或药物;②文献质量评分低于1分;③原始资料为未公开发表文献或基础研究文献;③试验组病例数少于30例;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的患者;⑥急性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者;⑦用其他药物治疗影响试验药物疗效判定者;⑧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2研究方法 比较西药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治疗组)与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疗效,西药常规治疗指饮食控制、改善血压、扩冠、抗凝及其他对症治疗措施。
1.3结局指标 包括:①心绞痛临床疗效;②心电图临床疗效;③不良反应。
1.4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以“冠心病心绞痛、胸痹、通心络胶囊”等为中文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Tongxinluo,anginapectori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年1月至年12月)。并结合手工文献检索:检索《中华心血管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血液杂志》等相关杂志以及重要会议论文集和学位论文汇编,追溯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
1.5质量控制 由2名研究者独立阅读所获文献,在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后,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认真阅读全文,以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由第三方讨论裁定。
1.6数据提取 提取各研究的发表信息,纳入观察对象的基线资料、检测方法、检测数据。
1.7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由Cochrane图书馆下载的软件RevMan4.4.2完成。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CI)为统计效应量。采用χ2检验分析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当P>0.05,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当P<0.05,I2>50%时,提示存在异质性,需分析异质性的来源,去除异质性,如异质性仍存在,提示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用“漏斗图”对潜在的发表偏倚进行评价。因纳入试验没有明确提到盲法的实施,无法进行敏感性分析。
2 结果
2.1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篇文献,通过查阅全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排除篇文献。排除原因:①动物实验;②设计分析方法有误;③综述;④重复发表;⑤原始文献报道不清楚、无统计指标、无有效数据;⑥结合手术、针灸、贴膏等其他对疗效有影响的措施。最终纳入文献11篇,均为中文文献。纳入的患者均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例,共例,其中试验组例,对照组例。
2.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学评价,结果显示,仅1篇描述了随机方法,其余文献均未描述具体随机方法,未提及分配隐藏、盲法及退出与失访,但均对基线可比进行了描述,因此文献质量等级均为C。治疗组所用的通心络胶囊均为临床常用剂量。
2.3治疗效果
2.3.1心绞痛症状的疗效情况 对纳入11篇文献,均评价了西药常规治疗合用通心络胶囊改善心绞痛症状的有效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11项试验间具有同质性(P=0.0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西药合用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R)=1.25,95%CI为1.18~2.32,P<0.01]。详见图1。
2.3.2心电图的疗效情况 在11篇文献中,有9篇评价了西药常规治疗合用通心络胶囊改善心电图异常的有效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9项试验间具有同质性(P=0.39),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西药合用能显著改善心电图异常,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R)=1.40,95%CI为1.28~1.54,P<0.01]。详见图2。
2.3.3不良反应 纳入11文献中9篇报道了不良反应的结果,其中5项描述了治疗组出现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如胃肠不适和轻度恶心、腹胀,此5项中有1项口服铝碳酸镁1粒,每日3次,3d后症状消失,另4项未进行治疗,经饭后服药或减量处理后,症状消失,5项均未影响继续治疗。其余4项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亦未影响试验进行。
2.4发表偏倚估计 分别对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异常疗效指标采用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漏斗图呈基本对称分布,提示本次研究的结论可靠性较好,发表偏倚得到了有效控制,见图3和图4。
2.5敏感性分析 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试验方法学质量均较低,无一项试验详细描述盲法及分配隐藏,故未能进行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异常的改善效果均优于西药常规组。同时,西药常规合用通心络胶囊安全性良好,仅个别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并不影响治疗过程。
本系统评价也存在一些不足:①只有1篇描述了具体随机方法,有研究发现,在分配隐藏不充分的试验中,比数比降低可被夸大37%。②没有提到盲法的实施,有研究显示,与双盲试验相比,未采用双盲法的试验可夸大干预效果达48%。由于本研究的心绞痛症状疗效判定指标为主观指标,故使用盲法进行疗效评价至关重要。③疗效指标不统一,有一些设计严谨的RCT因为无法提取有效的指标数据而被排除。现在使用最多的评价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指标是心绞痛症状的改善和心电图异常的改善,但是这些指标是否适合中医药疗效的评价有待研究。④纳入的42项RCT均未说明退出/失访病例情况,虽然研究前后病例数一致,但并不能排除有病例不符合研究方案或中途脱落。
4 结论
由于中药成分和药理复杂,有效成分很难明确,中外文化差异等诸多原因,阻碍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脚步。确凿的临床疗效将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关键。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低和文献质量评价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故应科学对待以上结果。建议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在研究中注意采用严格的随机分组方法和分配隐藏,并采用盲法客观评价疗效,控制患者失访/退出率,采用统一的和适合中医特色的疗效判定标准,纳入社会经济学评价。还要注重试验严格按照伦理要求,在研究对象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做好严格的补偿和伤害赔偿措施,保护研究对象的权益。我们坚信,在规范化的临床试验中得到的客观、可靠的临床疗效结果,一定会把中医药推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略
(来源:药学实践杂志年1月25日第33卷第1期)
疗效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里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by/5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经方记实重症心绞痛
- 下一篇文章: 每个被感冒折磨的日子,记得翻出这篇文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