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科普用药见好就收未必对,症状好了
朱阿姨前段时间因尿频、尿急被诊断为“尿路感染”,医生给她开了抗菌药,嘱咐她先吃够一个疗程共7天,然后再复诊。朱阿姨吃了3天药,发觉自己的症状基本消失了,又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写了种种不良反应,便自行将抗菌药停了。岂料1周后,朱阿姨开始感到疲倦乏力,腰部也有些隐痛,而且还发起了高烧。医院看病,这回医生诊断她得了急性肾盂肾炎,并且医生告诉她,这是她先前随意停用抗菌药造成的。朱阿姨感到很纳闷:尿路感染不是已经没症状了吗,怎么又变成了肾盂肾炎?随意停药果真有这么严重吗?
药物治疗都有个‘疗程’,患者不能自觉症状改善就停药。朱阿姨服药3天后虽然症状得到缓解,但其膀胱内的细菌尚未完全被杀灭,繁殖一段时间后细菌又可能逆行向上感染肾盂。本来是单纯的下尿路感染,结果却变成了复杂的肾盂肾炎。
用药需讲疗程什么是用药的“疗程”呢?
临床上为了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达到治疗目的,需要连续用药至一定的次数或时间,这一过程称为疗程;或者说,是连续用药后使病情得以有效控制的特定时段。
在一个完整的用药疗程内,如果随意间断用药或停药,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还会使原有疾病复发或发生“反跳”,病情变复杂化,甚至产生耐药性而增加治疗的困难,严重的会因延误治疗而导致死亡。
用药疗程一般是多长时间?什么情况就可以停药?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应该视药物的作用特点和治疗目的而定。不同药物的疗程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多数以天、周计数,但也有些慢性病的药物治疗疗程较长,往往按月或按年计。
一般来说,用于改善症状的药物可以“见好就收”。譬如,退热药、止痛药、止咳药、安眠药、抗过敏药等,这类缓解症状的用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治标”,症状改善后即可停药。
但如果是控制疾病进程或治疗疾病的用药,就必须有所讲究,不能随意停药。有一类临床表现被称为“撤药综合症”,指骤然停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当长期连续使用某些药物时,可使人体对药物产生适应性,而一旦骤然停药,人体不适应此种变化,就可能发生不适反应,主要表现为症状的“反跳”或疾病的复杂化。
谨防停药反应王树平主任介绍说,除了抗菌药,临床上有些经常用到的药物如果骤然停用也会发生“撤药综合症”,公众需对这些药予以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北京白癜风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rsxjt/4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 下一篇文章: 纤溶酶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