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2016中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是全球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两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相似。目前,早期危险分层和侵入性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已成为NSTE-ACS患者的重要诊疗手段,并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尚缺乏NSTE-ACS相关的现状研究。为此,美国心脏协会(AHA)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合作项目——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ImprovingCareforCardiovascularDiseaseinChina,CCC项目)特开展了中国NSTE-ACS早期危险分层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现状研究。
CCC项目自年11月启动,纳入了我国医院的例NSTE-ACS患者。研究中,依据最新指南评价早期危险分层及早期侵入性治疗,并分析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研究中,74.3%的患者为NSTEMI患者(优先入选NSTEMI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IQR6-12天)。基线时,ECGs显示,ST-段压低为44.3%、一过性ST段抬高为4.7%,TnT或TnI的诊断使用率93.6%、CK-MB诊断使用率达91.0%,54.2%的患者心肌坏死标志物严重升高(5倍以上升高)。多数患者合并≥1种共患疾病:糖尿病41.1%、高血压70.7%、LDL升高74.6%,如表1。
表1NSTE-ACS患者的基线特征
研究显示,59.4%的NSTE-ACS患者接受了早期危险分层,医院间的差异性较大(0%-%),其中16家医院未行早期危险分层,仅4家医院早期危险分层率为%,如图1。
图1早期危险分层的院间差异
利用GRACE评分对NSTE-ACS患者重新进行危险评分,并分析了低、中、高危患者接受PCI治疗的比例:低危患者接受PCI的比例最高,高危患者接受PCI治疗的比例较低,医院间上述结果仍成立,如图3。且高危组中未接受PCI治疗组的患者年龄更老、并发症更重、共患疾病更多。
图2我国不同规模城市间低、中、高危患者的PCI比例
图3我国不同地区间低、中、高危患者的PCI比例
此外,研究显示,仅2.6%的高危及以上患者在2小时内接受PCI治疗,68.1%的患者在72小时以后接受PCI治疗,如图4。
图4患者行PCI的时间分布
研究证实,在我国早期危险因素分层已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重视。但高危患者接受PCI治疗比例低,低危患者接受PCI治疗比例反而高的矛盾现象尚需进一步研究分析。本研究是CCC项目目前最重要的产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样本量的专项研究报告。NSTE-ACS是最常见的冠心病急性发作类型,由于国内外更新的临床诊治指南对NSTE-ACS诊疗策略的推荐已成体系,使NSTE-ACS急性期诊疗质量评估指标的建立有了更多依据。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医院近期对住院NSTE-ACS患者临床诊治现状,以及临床实践与指南推荐策略的主要差距,指出了值得进一步改善的重点问题,包括采用危险评估和高危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比例较低。本研究同医院之间,指南明确推荐的诊治策略与临床实践仍有差距。希望进一步研究能确定导致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和障碍,并研究相应的改善策略。另外,CCC项目是一项通过持续质量评价和反馈,有针对性的制定干预策略的项目,作为其重要产出之一,相信本研究结果将促进干预策略的制定。
作者:杨清王瑛赵冬单位:医院来源:心在线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zz/6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绞痛的症状有哪些常见表现
- 下一篇文章: 宜宾人看病必备这5家医院重点科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