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只卖汽车,不办4S店是不负责任
天在山东、河南三个城市开会,接触到当地几位政府领导。一位40多岁同志,3年前在徐州出差,突发心肌梗死,回到山东工作的城市做了择期PCI,放了两个支架。术后出院时医生告之氯吡格雷服用一年后停药,他把此误解为所有药仅需服用一年,一年后,他停掉了所有药物。直到昨天,我详细告之他,不能停阿司匹林和他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小于1.8mmol/L.,同时还应服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螺内酯。
另两位同一城市领导,无心绞痛症状,体检冠状动脉CT发现两人都有三支血管病变。两人曾商量约定保守治疗。其中一人近找到上海一位医生,最终接受了3个支架治疗。回家一个多月了,遇到我时问了三个问题:
1.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近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mmol/L,是否应停用他汀?我回答,应坚持服药,不减不停。
2.游泳?游泳池水温与体温有温差,会不会热胀冷缩,损坏支架?我回答,病情稳定,可以游泳,不会损坏支架。
3.同时用些中药?我回答可以考虑。
另一个患者之前遇到孟晓萍教授,孟教授给他做了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无心肌缺血,建议患者药物加康复。这位患者对支架的态度实际处于矛盾状态:放支架不情愿,不放支架心不安。当地心脏康复刚起步,他乘飞机去长医院想找孟教授做康复,飞机快落地时,他突发濒死感,自认得了急性心肌梗死,下飞机立刻被医院。所有检查正常,实际是一次焦虑的急性发作---惊恐。他又拿检查结果想听听我的意见。我同意孟教授的意见,药物加康复。他又对我讲述了自己的就医经历。他曾先医院,挂专家号,专家说,应放支架,可先放2个;医院,专家说至少放3个;又找到一个名气更大的上海专家,说需要放5个。患者听不同专家讲各自不同的意见,越听越困惑,最终自己决定接受药物加康复。
医院当前心脏支架术后普遍缺乏对患者全面全程的服务和关爱。“只卖汽车,不办4S店”,使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售后”服务远远不如汽车,大大减低了支架技术应有的效果,并且可能带来严重潜在风险。比如一个一年后停药的前壁心肌梗死中年患者,不仅可能发生支架内血栓,久而久之,还有可能进展为心力衰竭。
“只卖汽车,不办4S店”是很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和医学模式。支架手术成功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术后患者面临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依然很多,需要持续的服务和关爱。我们心脏预防康复团队要巩固成果,加快把过好支架人生俱乐部办的更加普及,把服务质量做的更好。保护好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成就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zz/6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风口天士力官方公布复方丹参滴丸美国
- 下一篇文章: 现场人身急救措施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