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冬至欢欢喜喜吃水饺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逐渐增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传统饮食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
1北方冬至吃水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2潮汕、闽南地区的汤圆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3合肥吃冬至面“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冬至防病冬至的到来,是一九的开始,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天气将降临人间。伴随着冬至而来的是寒冬疾病更加肆无忌惮。因此,从冬至的这一天开始,我们就要做好防病措施,健康过冬。
1防冻疮,搓手按脚人们开展户外劳作和活动时,如果没有注意到手、脚、耳、脸等部位防寒保暖,冻疮就会自觉“报到”。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差、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也会引起或诱发冻疮,所以大家应及时预防:进行耐寒锻炼,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注意全身保暖;对于过去已生过冻疮的部位,应特别注意保暖防湿;通过食物温补和药物预防。
2防呼吸道疾病,注意通风冬至前后天气寒冷,人们主要在室内活动,加之冬季人们习惯于门窗紧闭,室内通风不足,大大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几率。其中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易在集体单位发生暴发。要预防呼吸道疾病,就要注意居室通风,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当然,雾霾天气还是最好少开窗。
3防心血管疾病,御寒保暖冬至最显著的天气特征是气温低,人们常常特别云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zz/5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急救时
- 下一篇文章: 合力康冠心丸疗效指南之冠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