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获取自由的代价是沉重的,可她
白癜风临床科研与诊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048343.html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这三个女人分别是妮可基德曼、朱利安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呢!
年12月27日,这三位主演的意识流女性电影《TheHours》(时时刻刻)上映。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本人可能不太出名,但他的作品如电影《朗读者》、电视剧《王冠》等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跨越时空的三个女人,因为一个名字被联系起来——达洛维夫人,英国女作家弗吉利亚伍尔夫的代表作《达洛维夫人》。
就是这样一部不讨喜的致郁系文艺片,为什么选择在圣诞期间上映,恐怕是为了抢跑奥斯卡吧!事实上,妮可确实因为这部片子拿到了她职业生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小金人~
是的,女神拍过很多烂片,还得过金酸莓奖,毫无疑问《时时刻刻》是体现她最优秀演技的作品。为了模仿伍尔夫,她甚至还去做了假鼻子。
清晨,闹钟响起。在年的里士满,伍尔夫开始一天的工作,她想到了新书的第一句,挑起一支笔,在雪白的稿纸上写道“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去买花”。
劳拉是个孕妇,是在年的洛杉矶有一套房两辆车的中产家庭全职太太,她醒来后坐在床上翻开《达洛维夫人》喃喃自语,丈夫此时已经买好花回到家中。
克劳丽莎?达洛维是个女编辑,与女友一起住在年的纽约,为了庆祝诗人前男友得奖,她要自己去买花布置房间举办派对。
她老是被诗人唤作“达洛维夫人”,她告诉诗人要为他庆祝,诗人却说起书中句子“达洛维夫人,总是在举办派对,为了掩盖寂寞”。
伍尔夫饱受精神疾病困扰,在幻听与现实中挣扎着写出内心世界,最后主动选择死亡。劳拉不满于日复一日一眼望得到头的家庭主妇生活,于是勇敢做出另一种选择。
克劳丽莎生活在更加包容开放的现代社会,却也不得不向平庸的现实低头。三个女人,三条线索,三种命运,一种抗争。
平行剪辑使她们的生活轨迹互相交织互为关照,简单纯净的配乐裹挟着意识一起流动。看完这部片子最大的感受是行云流水,就像一口气喝完一瓶苦苦的农夫山泉。
作为一部优秀的意识流电影,符号与隐喻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伍尔夫家被女仆拾掇的紫色勿忘我,劳拉收到丈夫送的黄色玫瑰,克劳丽莎扔掉家中枯萎的红玫瑰买上大捧花毛茛去看望诗人。
伍尔夫投河以后河水冲掉了她的绑带鞋,她终于摆脱束缚去到另一个世界。劳拉在宾馆脱掉草编鞋躺在床上读完了《达洛维夫人》,只有这片刻的生活是属于她自己的,没有丈夫没有孩子。
克劳丽莎与女儿回忆起年轻时候,率性往床上一躺,都不用脱下她的靴子。
伍尔夫家在河边,河水滔滔正如她的情感汹涌澎湃不可把控,最终情感战胜了理智河水也吞没了她。劳拉躺在宾馆的床上等待死亡。
死亡犹如洪水猛涨就要将她淹没,但是书中的一句话“你不能逃避生活以寻求宁静”将她拉回现实。克劳丽莎作为独立女性,她的情感就像家中的水龙头一样开关自如。
其他如鸡蛋、孩子、伴侣等意象,影片中都有对照阐释。这三个女人像三面镜子互相映照出无限人生,《达洛维夫人》这本书即是先知也是后验。
一个女人的整个生活,被浓缩在仅仅一天之内,就在那一天,就能窥见她的全部生活,全部生活中的时时刻刻。
劳拉作为承前启后的角色,是最痛苦最悲情的一个。被家庭围困没有出路,亲眼目睹女邻居的不幸,顾念腹中胎儿放弃自杀,终于离家出走找寻自我,曾经的丈夫孩子却相继离世。
获取自由的代价是沉重的,可她到老还是不后悔。
曾经她在家强颜欢笑,想亲手做个生日蛋糕取悦丈夫,可她连个蛋糕也做不好。灰色是不想说蓝色是忧郁,抑郁的劳拉不仅穿着蓝裙子,连做的蛋糕都是蓝色的。
偌大的房间只亮着一盏孤灯,每个人脸上的虚假笑容一戳就破,小男孩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长大后就成了诗人,那个得奖的诗人。
伍尔夫想着,必须得有人死去这样剩下的人才会更加珍视生命,这是一种对照。于是她让诗人,那个先知,死掉了。
诗人死前对克劳丽莎说,他活着仅仅是为了取悦她,他仅仅是为她活着。克劳丽莎说,我们都是这样的,人们都是这样做的,我们都是为他人而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zz/14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猫被封2019烂片之王紧跟其后的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