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男士三次心梗,原因竟是ldquo



一位48岁男士,发生了三次心梗。

第一次在1年前,造影显示,前降支闭塞,左回旋支也有病变,于左前降支放了1枚支架。

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

半年前,这位男士饭后再发胸痛,伴皮肤瘙痒、出汗,到医院一看,又是“急性前壁心梗”,造影示左前降支开口完全闭塞,支架内血栓影;左回旋支近段串珠样改变,狭窄80%~90%。

对左前降支行球囊扩张。之后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肝素抗凝、阿托伐他汀等治疗。

这位男士5小时前于餐后(餐中含有大葱)10分钟左右出现周身散在皮疹,伴瘙痒,后出现压迫样胸痛,伴胸闷憋气,后出现意识模糊摔倒于地,1分钟后意识恢复,呼叫医院。

心电图仍提示前壁心梗(图1)。

查体可见周身散在红色皮疹。

急诊造影发现左前降支开口完全闭塞,可见血栓影;左回旋支近段串珠样改变,伴次全闭塞,狭窄80%~99%。术前IVUS发现原支架贴壁及扩张良好,支架近段可见血栓。

图:左主干无狭窄,左前降支开口完全闭塞可见血栓影,左回旋支近段串珠样改变伴次全闭塞,狭窄80%~90%,远端血流TIMI3级,钝缘支近段狭窄70%

医生对左前降支近中段再次行支架内球囊扩张。

查总过敏原(总IgE)×U/L,过敏原检测示葱、蒜过敏,皮肤科建议积极规避可疑过敏原,予抗过敏治疗。

这位男士,三次心梗均与进食相关,食物中均包含生葱或生蒜,且进食后均伴皮肤瘙痒或皮疹,总过敏原(总IgE)明显升高,过敏原检测示葱、蒜过敏,考虑为进食生葱或生蒜后引起过敏反应。

三次急性心梗与食物过敏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联性,考虑为食物过敏导致的反复心梗。

经治疗,这位男士病情好转。坚持服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并避免食用大葱、蒜,未再出现皮疹及胸痛,未再出现过敏反应及急性心梗。

过敏反应性急性心梗:类型和机制

年Kounis等首次提出了过敏反应性心绞痛的概念,后来将过敏反应相关的心绞痛和急性心梗统称为Kounis综合征。

根据发病机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分为3种类型:Ⅰ型(冠状动脉正常型):与过敏反应引起冠脉痉挛有关;Ⅱ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过敏反应引起有粥样硬化病变的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和(或)痉挛;Ⅲ型是冠脉支架内血栓型。

第一次考虑为Kounis综合征Ⅱ型;第二、第三次发病均为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考虑为Kounis综合征Ⅲ型。

过敏反应导致急性心梗的机制是,当过敏原进入人体后,通过结合特异性IgE抗体,使肥大细胞激活、发生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进入循环系统,这些炎性介质包括组胺、中性蛋白酶(胃促胰酶、类胰蛋白酶)及白三烯、血栓素等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组胺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同时可通过诱导组织因子的表达进而影响凝血功能。中性蛋白酶可通过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斑块纤维帽中的胶原纤维,引起粥样斑块侵蚀和破裂。白三烯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血栓素具有促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的作用。

在患者接触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时,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冠脉痉挛、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导致心绞痛或急性心梗。

来源:

张行,郭倩玉,徐建强,卢成志.过敏反应相关的反复急性心肌梗死一例.中国循环杂志.,35(12):-.DOI:10./j.issn.-..1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F:FE8,      F1:9D73F1E4,      F2:4CA6DE6B,      F3:54ED,      T:,            y:FED5DFAF                        }"href="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by/12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