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猝死频发,究竟是为什么我们该如何呵护



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那么为什么心血管意外在秋冬季高发?应该如何应对?

第一个原因是气温低。寒冷往往会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使这两个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有研究表明气温每降低10度,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增加7%,那么应对措施是什么?当然是要注重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裤毛衣毛裤该穿就得穿,当碰到阴冷天气或者雨雪天气气温很低的时候,还要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暖防护工作。

第二个原因是血压波动大。冬季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室内外温差的一个变化,容易造成血压的波动,这一点在中老年人身上尤其明显。血压的来回波动容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造成心梗、心绞痛以及脑血管病方面的问题,因此高血压的患者一定遵医嘱坚持应用降压药,不要擅自减药,甚至停药。

提醒大家,有的时候应用夏季同样剂量的药物,可能在秋冬季的时候降压效果就不理想了,所以一定要在家注意监测自己的血压。如果碰到头晕、头疼、胸闷、心慌等不适的情况的时候,或者在家发现血压高的时候,医院来咨询你的医生是否加药或者调药。同时在出门的时候,进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穿脱衣物,不要让身体处在忽冷忽热的状态。

第三个原因是血胆固醇水平的升高。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秋冬季,人们往往会进食高热量的食品,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胆固醇的水平,血甘油三酯的水平,会增加心脏病和卒中的发生风险。

那么应对措施是什么呢?不能因为天气凉,衣服穿的多,看不出身材,就肆无忌惮的贴秋膘,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如果您的胆固醇的水平明显的升高,医院咨询医生,看是否应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第四个原因空气污染。秋冬季室外雾霾严重,PM2.5等污染物的水平会加快心率,升高血压,激发血管的炎性反应,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引发心脏病。所以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还是尽量减少户外的活动,乖乖待在室内。如果非外出不可,还是建议大家戴上防霾口罩。

第五个原因是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秋冬季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明显的升高,感染以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的负担加重,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那么我们大家要注意什么?一定要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必要时可以去注射流感疫苗。

高血压的七个误区

1.高血压没有办法预防

其实不是这样的。好多人认为高血压是父母遗传的,所以他没有办法去预防。其实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我们生活方面的一些饮食、运动、血脂体重都会影响到,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戒烟限酒,合理管理好自己的体重,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情,那么大部分人的血压是可以得到管控的。

2.低盐饮食就是炒菜少放盐

其实除了我们的盐以外,很多调料也需要限制,如酱油、蚝油、腌制品、酱菜等等。

3.高血压没有症状就可以不用管理

当然不是。高血压无论有无症状,它都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可以造成脑卒中、心梗、心衰、肾脏衰竭等,所以无论有无症状,高血压控制仍然都非常重要。

4.贵的降压药效果好

不一定,降压药不能以贵贱来衡量,而是以是否对你合理来衡量。对一些保健品其实不是属于降压药范畴,对一些虚假宣传,我们要坚决说不。

5.降压药用久了会有耐药性

不会的,降压药不像抗生素用久了会有耐药,它需要长期持久平稳地使用,是否要换药,要根据你的血压情况以及医生的医嘱来衡量,而不是简单的认为抗药性而去认为耐药换药。

6.医生给我量血压就足够了

错误。医生量血压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患者的自测,也就是说每天的早中晚一个星期的3次到4次的血压测量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自己测量血压是客观合理的,在这个基础上才更适合医生去用药。

7.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了

当然也不是,血压正常与否,是在监测基础上,我们根据季节、根据自身情况,以及测量,最后来增减,而不能一味地随便停药,如果一旦停药可能会造成反弹,引起严重的后果。

天冷了,大家更要注意呵护您的心脑血管的健康,注意监测血压的水平,注意血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外出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by/1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