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返流危害大,做好这些很重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吃完饭后打个嗝就感觉酸水上到喉咙里,胃里好像有团火在烧,吃完饭后平躺着更难受,很多人常以为这是患上了普通胃炎、胃溃疡,但其实不是,这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

根据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在我国约有10-20%的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但是确常常被误诊、漏诊,披着慢性咳嗽、心绞痛、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背痛等疾病的外衣,极具迷惑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胃食管反流病,如何预防。

胃食管反流病是什么

人的食管与胃之间有一道门称为贲门,食物被吃下后通过贲门从食管进入胃,正常来说贲门只会在食物进入时开放,但在某些病理性和功能性原因致使下食管扩约肌(贲门)松弛,胃和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咽喉、支气管、肺等部位称胃食管反流病,其主要致病性来自反流的胃酸刺激损伤到达部位。

在全世界人群中,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也不低,但其往往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忽视,病情持续发展导致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食管病变例如:食管溃疡、食管出血、食管狭窄、巴瑞特(Barrett)食管(食管癌癌前病变),甚至是食管癌。此外还有食管外病变例如:慢性反复性咳嗽、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纤维化等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食物反流、反酸、烧心等,除这些症状以外胃食管反流病还有非典型症状,医院看病主诉常为这些症状例如咳嗽、胸痛、背痛、哮喘等,这些症状非常具有迷惑性,很容易和心绞痛、哮喘、慢性咳嗽等疾病混淆,这也是胃食管反流症为什么极易被漏诊、误诊的原因。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

1、功能性病因

由于长期精神压力大、某些药物作用、腹压增大以及吃得太饱、常睡前进食、喜欢刺激性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消化道蠕动较差,引发反流。

2、器质性病因

长期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消化道黏膜受损,引起括约肌压力下降贲门关闭无力导致反流。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胃食管反流

1、老年人群:随着年龄上升,贲门也会出现老化、松弛等状况,导致胃和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

2、体重超重肥胖人群:由于体重超重肥胖人群常腹压较高,过大的腹压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症的发生概率。

3、喜欢刺激性食物人群:例如咖啡、酒、巧克力、碳酸饮料、麻辣烫和抽烟等,这些刺激食物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引发胃食管反流。

4、有食管裂孔疝人群:这类人群相比正常人群先天门上就有条裂缝,胃酸当然更容易逆流而上。

5、先天敏感人群:身体组织对于胃酸敏感,生理范围内的反流刺激,也会导致其出现明显不适。

如何预防和改善胃食管反流病

目前医学界对于胃食管反流病还难以治愈,但通过一些生活方式和饮食的改善能有效缓解症状和预防食管反流的发生。

1、禁食刺激性食物

对于已有反流的患者禁止食用咖啡、浓茶、碳酸饮料、巧克力、可可等刺激性食物,正常人群也应该控制此类食物摄入量。此类食物不仅会刺激胃酸分泌还会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促进胃食管反流发生。

2、禁止高脂肪、高糖饮食

脂肪同样会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导致其松弛和延缓胃排空,减少脂肪摄入量,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很重要的一点。高糖饮食会明显导致胃酸的分泌过多,日常饮食应该尽量减少脂肪和糖类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摄入纤维素和维生素,烹饪方式尽量选择蒸、煮,避免油煎、炸、炒,这样也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避免过饱

平时吃饭应该在七八分饱或少食多餐,尤其汤水一次不要喝太多,分次喝可以减轻胃内压力,降低反流。

4、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松驰食管下括约肌、减弱食管顺蠕动,导致食管中胃酸的清除时间延长,并增加食管对酸的敏感性,酒还会直接刺激食管和增加胃中压力,诱发或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症状。戒烟限酒十分重要,此外戒烟限酒也能降低例如:各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病。

5、控制体重

过重和肥胖的人腹压往往高于正常人,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胃食管反流病风险增加约20%。日常要多锻炼,锻炼还可以加强心肺功能,运动在于坚持,每周应该进行3-5次运动,每次应该持续30分钟以上,选则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慢跑、健身功法、骑单车、游泳等)。

6、其他习惯

对于已有食管反流者睡觉时床头可以抬高15cm,左侧卧睡能更好缓解胃食管反流。每次餐后不要急于躺下,饭后30分钟应该保持坐立姿势或站着,不要平躺或弯腰,睡前四小时避免进食,规律饮食,夜宵肯定是不允许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by/1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