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CT和支架漫天飞,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分享好文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在本公号留言删除!

来源

中国心律失常防护中心

冠心病一般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增厚、管腔变小,或者冠状动脉痉挛后管腔变小,使该血管负责供血的心肌发生缺血或坏死,临床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或者引起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的缺血性心肌病。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

冠心病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心绞痛发作时如何处理

冠心病患者根据医生处方日常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心绞痛发作时,立即休息,停止任何活动。当胸痛持续时间很长,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时,医院(胸痛中心)就诊。

当心绞痛发作缓解后又在短时间内复发时,含服短效硝酸甘油后,应加服一片长效硝酸甘油。心绞痛反复发作时,患者精神一般比较紧张,可同时服一片安定以稳定情绪,并通过减少心肌耗氧量来帮助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治疗心绞痛时,应区别对待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斑块破裂致残、致死在医学上称为意外事件,斑块的“稳与不稳“决定了事件的性质和发展。

过去人们错误地认为心肌梗死是由血管狭窄的程度决定的。其实,心肌梗死不取决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而是取决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尽管大多数冠状动脉严重狭窄(≥70%的管腔塞住了,只有30%的空隙),然而血管中附着的是稳定斑块,其中脂肪少,斑块外层覆盖的纤维帽子厚,就像厚皮小馅的饺子,煮的时候不容易破。

不稳定斑块虽然导致血管狭窄的程度轻,在多数情况下,管腔仅堵塞20%一50%,但作为导致突发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元凶却很危险。不稳定斑块内脂肪含量高,并且含有大量活跃的炎性细胞,纤维帽子薄,像一个薄皮大馅的饺子,特别容易破;不稳定斑块的破裂会激活血小板,形成血栓。斑块和血栓会急性加重冠状动脉腔的狭窄,甚至使其完全闭塞。所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稳定是心肌梗死发病的决定因素。

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处理原则的不同

稳定性心绞痛主要是通过药物,减少心肌耗氧(β受体阻滞剂),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静脉或口服硝酸酯、钙通道阻滞剂)和改善心肌代谢(曲美他嗪),降低窦性心率(依伐布雷定),同时需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他汀。如果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心绞痛仍难以控制,可考虑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

提示

介入治疗不能降低大多数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死亡率,对改善症状可能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美国和英国的资料发现: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所放的支架,12%完全不需要,38%疗效不明确,用药就够了;只有一半做的合理,给患者带来了利益和价值。类似的相关研究也是我国医务工作者应该重视的。

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期在给予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抗凝,通常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磺达肝癸钠直至出院。对于某些高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需积极进行介入治疗(如胸痛时间长,合并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或者同时发生了心律失常或血液动力不稳定的患者)。

冠心病的规范化诊疗

病例

对于JACC(美国心脏病学学院)杂志发表的56岁男性患者在10余年间先后接受28次冠状动脉造影和67个支架的治疗,以及AchivesofInternalMedicine(影响因子)发表的不恰当冠状动脉CT致左主干撕裂(一名48岁的美国女性,因为胸疼去看病,先做了CT检查,发现心脏冠状动脉有些似是而非的病变,又做造影,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搭桥后,桥血管出现血栓,患者出现休克,最终只能做心脏移植手术。其实,这个人只是得了焦虑症)的两个病例,美国著名心脏专家Topol和Nissen做了旗帜鲜明的评论,直指扭曲的医疗体系。

讨论

这两个极端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医疗的现实情况,应该受到充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by/1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