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阻滞剂在稳定型心绞痛二级预防中的重
稳定型心绞痛是因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是冠状动脉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虽然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重要指南以及专家共识反复强调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我国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长期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相对于欧洲国家,中国心绞痛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比例偏低(中国vs.欧洲:35.9%vs.75%)。为此《门诊》杂志邀请两位专家,共同讨论再灌注时代β受体阻滞剂在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使用问题。
刘学波教授:β受体阻滞剂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β受体阻滞剂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药物。上世纪60年代,β受体阻滞剂的出现给心脏病的整体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目前,β受体阻滞剂依然广范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衰、心律失常的治疗中。
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固定狭窄,其病变相对稳定,恶性事件发生率较小,治疗手段比较多,包括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抗血小板治疗、扩张冠状动脉、降低氧耗等。再灌注时代,对于冠脉狭窄比较严重的病变,可以进行血运重建治疗。不论哪种治疗策略,β受体阻滞剂都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抑制β受体减少交感活动影响,减低收缩力及传导速度,从而降低氧耗,降低由于交感兴奋而带来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在药物使用剂量方面,临床医师不仅要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by/1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明原因心绞痛切勿随便服用救心药物
- 下一篇文章: 学卖点涨业绩高血压10种用药举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