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小长假,健康不放假



国庆假期即将开始,你的假期是如何度过的呢?无论你选择怎样的度过,千万不能让健康放假。

节日的快乐,同时往往也宜“伤身”,美丽的大自然,同时藏匿着毒虫猛兽;异域风情美食的魅惑,容易让你忘乎所以,稍不留意便病从口入、纵欲伤身;人潮汹涌、舟车劳顿,还可能给你带来一系列节日后遗症。

就算宅在家大门不出、打牌上网,也常常因时间太久闹得个腰酸背痛、暴饮暴食、腹痛腹泻。以至于每年度假返工后,很多人都感叹:放假比工作还累!

何必那么累?特此送上国庆出游的健康攻略,有了它相信你的假期一定能健康度过。

备药篇

●出门旅游该带点啥药?

“十一”出游寻欢,一定不能少了小药箱,除了要根据自己的病史带上特需的药,还应带上常备物品:

感冒咳嗽:感冒清热冲剂、白加黑或速效伤风胶囊,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六神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嗓子痛、喉干不适等情况。

消化不良:乳酶生、吗丁啉等。

腹泻:黄连素片、藿香正气软胶囊、喇叭丸等。

上火:牛黄解毒丸或黄连上清丸。

晕车晕船:晕车灵、乘晕宁等。

过敏:息斯敏,用于“风疹块”、花粉过敏等。

姜茶,用于雨淋、咳嗽、晕车都有显著效果,不必吃药;

创可贴,用于应付意外受伤;

紫药水,用于皮肤黏膜感染及溃疡;

清凉油,用于应付蚊叮虫咬、头晕;

眼药水,如氧氟沙星和病毒唑滴眼液,用于游泳或泡温泉后;

活络油,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穿衣篇

●轻便宽松暖色彩

秋游怎么穿最合适?除了个人的爱好外,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轻便:穿着过厚的衣服和带过重的东西,易给旅游者造成负担。身体出汗后,脱了厚厚的外套怕着凉,不脱又受不了。因此,出门旅游应穿带轻便、实用的衣物。

宽松:年轻人喜欢追求“曲线美”。从旅游保健的观点来看,紧身衣裤不但妨碍关节和肢体活动,而且会摩擦皮肤、有碍血液循环,也不利于汗液的蒸发,有损健康。

暖色彩:衣服的色彩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姿态、情绪和旅游气氛等。不但可使人与自然景色相辉映,拍出的纪念照效果好,还有利于同伴们寻找。

饮食篇

●营养均衡

旅途中四处奔波、体力消耗易造成身体疲劳。除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之外,千万别忘了及时补充营养食品。

补充热量。巧克力体积小便于携带,味道香浓,能及时补充能量。

补充水分。不要只喝矿泉水或普通茶水,应多喝富含营养的杏仁露、浓缩橙汁等饮料。如果每天能加喝一杯牛奶,则更为理想。

补充维生素。可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的葡萄、苹果、柑桔等。

补充蛋白质。不管是自助游还是跟团游,适当进食炒鸡蛋、红烧鱼、牛奶配面包等补充营养。

特别提醒

●晕车晕船

出现晕车晕船症状,可以适当用力按压合谷穴(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用大拇指掐压内关穴也可以减轻晕车症状(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即腕横纹上约两横指处,在两筋之间);系紧裤带,防止内脏晃动。呕吐后,让晕车者喝些温水,除去口中呕吐物的味道。

●水土不服

新、旧两地饮水和食物中元素不同,易得腹胀和腹泻,如果再暴饮暴食,还易得胃肠炎。患了水土不服,需要多食水果,少吃油腻,还可服用一些多酶片和维生素B2。出现腹泻,可以适量服用喇叭丸或黄连素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食物中毒

外出旅游,别吃不认识的植物及其果实,少吃以前从未尝试过的食物。食物中毒后,一般会出现口唇发紫、腹痛恶心、呕吐、手脚麻痹等症状。应及时给中毒者喝一些温水,用抠喉等方法人工催吐,反复几次。口服黄连素2-5片或氟哌酸1-2片,每日3次;腹痛者可服颠茄片1-2片;可多饮水,最好是糖盐水,多排尿。如果医院急救。

●自驾一族

切忌疲劳驾驶

自驾游很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尤其在高速公路或傍山公路上,疲劳驾驶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司机每驾驶2小时就要下车休息一下,呼吸新鲜空气,尽量避免夜间行车。

音乐别开得太大

许多驾车出游者喜欢在开车的途中听广播或音乐,认为这样有助于提高大脑兴奋程度,减轻疲劳。专家提示,开车时最好不听节奏过于强劲的摇滚乐,音量也不宜过大,因为这样的音乐会导致行车者更易疲劳。

保持车内空气新鲜

自驾游一般是全家或朋友间相约出游,大家全都挤在车厢狭小的空间里,人体代谢产物增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在车厢内积聚,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5%时,人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因此要适度通风换气。

租车自驾需谨慎

小心检阅保险条款,也要检查清楚车胎、安全带、车灯及掣动器等的状态。

●出国游玩

出发前做好查询

可向你的旅行社、医生或港口卫生处查询是否需要注射疫苗。疫苗注射种类包括甲型及乙型肝炎、黄热病(进入某些非洲和南美洲国家是需要出示国际预防黄热病注射证明书)、肠热病等。如有需要注射预防疫苗,请在注射前告诉你的医生有否对药物或食物敏感。

远离“经济舱症候群”

国外已有多起因“经济舱症候群”猝死的报道,这是由于长时间处在高压、低氧和干燥的机舱环境内,如果久坐不动,任何人都可能出现下肢僵硬、发麻、血流不畅、栓塞等症状,一旦血栓随血液循环到心脏,就有致命危险。为此,医学界人士奉劝游客,6小时以上的飞行,最好每隔四五十分钟起来走动一下。深呼吸与简单的伸展操最适合长途飞行的游客。

少吃没见过的食物

随着出国旅游越来越普及,“旅游肠胃病”患者也越来越多。最常见的旅游腹泻为大肠杆菌感染,主要感染地多为东南亚地区。到中南美洲旅游,则须小心提防急性病毒性腹泻。还有部分患者的肠胃症状为非感染性,仅仅是吃了以前不曾尝试的食物,或是自己外出适应不良或水土不服所引起的。这种腹泻一般在抵达目的地后5天发生,一旦腹泻,要禁食8-12小时,且不能喝牛奶,以1升水加4汤匙糖补充水分及电解质(或事先从药店买些补液盐带上)。可参考上述“水土不服”或“食物中毒”对策。

防日光引起的眼疾

部分地区气温高、日照强烈,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出游最好戴上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眼镜。

注意:心脏病发作“钟情”长假

诱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相当“钟情”长假。出门旅行导致的不按时服药,生活不规律导致的睡眠不足,家人团聚诱发的情绪激动,以及可能会增加的烟酒无度等等,诸如此类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对心脏病患者而言,长假七天,同时也是心脏的重点保护期。

“避劳累、节饮食、戒烟酒,是预防假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措施。除此之外,还要防寒保暖、保证睡眠。“十一”假期已是秋分之后,昼夜温差较大,人体血管收缩,易发生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也容易导致心脏猝死。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做到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物。同时睡眠不足也会加重心血管病患者的心脏负担,易诱发心绞痛、心衰,因此要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

节假日期间因种种原因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常常忘记服药,因突然停药易诱发心绞痛、高血压危险,甚至心肌梗死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要时常监测血压,节前应备足备全“急救药”,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异搏定、安定片和地高辛等,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发生心绞痛或血压骤升时,应立即服医院救治。

心脏病突发如何自救

一旦发生心脑血管病的突发事件,病人和家属首先保持镇静。若突然言语不清、意识不清或大小便失禁、头痛呕吐,家人不要大喊大叫、哭闹,不要轻易挪动病人,学会“自救”。去掉枕头再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避免呕吐物误入气道而发生窒息,并拨打急救电话“”。如病人出现胸痛胸闷出冷汗以及面色改变等心绞痛症状时,要安静休息,家里有条件的可吸氧,减轻烦躁不安,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等血管扩张药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里治最好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by/10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