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瘦香菇这个竟然可作为微血管性心绞痛的
什么是微血管性心绞痛?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绞痛在临床上,尤其是在女性患者中极为常见。其主要类型为心外膜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和微血管性心绞痛(包括微小冠状动脉痉挛、微小冠状动脉功能紊乱和其他原因心肌缺血),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发病率约为15%,其有害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休克、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年发生率高达2.5%。
微血管性心绞痛是指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并伴有客观心肌缺血证据,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明显狭窄的一组临床征候群。年由Kemp最早报道,鉴于其发生机制不明确,所以多被称为心脏X综合征。但随着对其发生机制的认识深入,年Cannon建议将此综合征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
多项队列研究的结果均表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预后并不像原先认为的那样良好。虽然医学界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目前对其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其临床特点与客观诊断及评估标准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临床认证。
当前诊断标准存在一定问题,仍需进一步改进
目前,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如下:(1)临床上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2)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或心脏负荷试验呈缺血性改变;(3)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阴性即排除冠状动脉痉挛;(4)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血管无明显狭窄。
但是这个诊断流程存在一些问题。国外医生可以使用乙酰胆碱进行激发试验,进一步排除冠脉痉挛以诊断微血管心绞痛,但目前国内没有用来诊断的乙酰胆碱。因此,亟需寻找新的诊断方法。
血浆5-羟色胺浓度或可用于诊断微血管性心绞痛
近日,日本东北大学的下川宏明教授的研究小组发现,血浆中的5-羟色胺浓度,也可以作为微血管性心绞痛(Microvascularangina)的标记物。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了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血浆的5-羟色胺浓度上升。血浆5-羟色胺浓度值达到9.55nmol/L以上,即可作为诊断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标准。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知名科学杂志《EuropeanHeartJournal》上。
研究人员在进行冠状动脉内乙酰胆碱激发试验诊断冠状动脉痉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时发现,尽管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并没有出现痉挛,但当出现了和自然发作相同的胸部症状、缺血性心电图变化、或者是心肌内生成乳酸等心肌缺血的直接或间接症状时,则可诊断为微血管性心绞痛。本次纳入研究的名患者中,有66名(33%)被诊断为微血管性心绞痛。
5-羟色胺是参与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的一种物质。在本次研究中,除了发现患者血浆5-羟色胺浓度上升外,还发现它与微血管性心绞痛患病指标之一的冠状动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该研究首次发现血浆5-羟色胺浓度可作为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标记物,这个发现对微血管性心绞痛疾因的探索、诊疗水平的提高、新型药物的开发都有着重要意义。
来源:EurHeartJ.Oct2.Plasmaconcentrationofserotoninisanovelbiomarkerforcoronarymicrovasculardysfunctioninpatientswithsuspectedanginaandunobstructivecoronaryarteries.PMID:.DOI:10./eurheartj/ehw.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tjyy/3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干货七内科呼吸循环部分,容易遗漏
- 下一篇文章: 治疗心绞痛的特效穴鸠尾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