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与共识稳定性冠心病心脏康复药物处
作者:医院心内科丁荣晶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本刊原创,转载须授权并注明来源
作者简介
丁荣晶,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博士后,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心血管访问科学家。主要从事心血管预防和康复个体化治疗、双心疾病、心肌保护、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临床研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SCI文章10余篇。参编、参译著作10余部,主编主译著作5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科委、教育部等课题5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年,当全球各国为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而担忧的时候,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震动医学界,美国正式宣布,美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经得到控制,呈下降趋势,其成功经验吸引大家的注意,简而言之,主要是做好了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1]。心脏康复包括了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各个因素,并且以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形式呈现为5个模块,包括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不良行为的干预、营养指导、心理保健和教育。近50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稳定期的最佳治疗模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包括内皮功能损伤、炎症激活、血小板聚集、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激活等,近30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血小板、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调脂、降压和降糖药物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通过药物管理实现药物最大疗效是心脏康复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康复委员会发表《稳定性冠心病心脏康复药物处方管理专家共识》,本文对该共识给予解读。
实现药物最大疗效的前提是使用有效药物、有效剂量、控制危险因素达标、主动管理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提升治疗依从性,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患者应该用什么药物,而是如何让患者达到最大治疗效果,这就不仅仅了解心血管病治疗知识,还需要了解可能影响患者服药效果的所有因素,比如合并症、心理状态、服药动机和服药行为特点等。因此,良好的药物管理不仅仅实现药物最大疗效,同时体现医疗服务内涵。
1药物处方管理的意义和原则年年底胡大一教授在列车上成功救治一位心肌梗死后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这位患者是目前我国千千万万心血管病患者的缩影,他的故事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个事件不仅再次提示冠心病具有高复发的特征,同时,也提醒我们患者的二级预防欠缺,患者在第一次发生心肌梗死植入支架后,本应该长期坚持服用至少2种药物阿司匹林和他汀,但患者不仅全部停药,而且继续吸烟。这位患者年轻,有知识,工作好,没有影响他服药的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但心脏健康保健知识极度缺乏,服药依从性极差,生活方式极不健康。如何让患者坚持用有效的药物,坚持生活方式改变,是我们每一位医生需要思索和各种狗狗身价好不容易收集的值得收藏各种狗狗身价好不容易收集的值得收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tjyy/1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京MayoClinic21st丨
- 下一篇文章: 纯中药根治冠心病心绞痛,全国两家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