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喝酒危险服用哪些药物期间千万不
事件回顾
前天,我院急诊科收治一位服用安眠药后昏迷的患者。该患者在一家公司上班,几乎每天都要加班,长年下来其睡眠障碍很严重。他习惯每天睡前吃两三片地西泮,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安定片。前天夜里,患者在外应酬,喝了一瓶白酒,回家睡觉前又吃了两片地西泮。妻子在睡觉时发现患者脸面潮红,呼之不应,即刻播打送医院。幸好被及早发现,该患者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小剂量安定本不会引起药物中毒,关键是在于该患者是喝了酒以后再服用安定片。酒后服用镇静催眠药是极其危险的!
这是因为酒精本身具有麻痹神经的作用,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如果酒后再服用镇静催眠剂,产生协同作用,犹如雪上加霜可加重该类药物的毒性,会发生致死性中毒。酒精和安定类药物单独应用时的致死血药浓度分别为~毫克及10~29毫克,而两者合用时的致死血药浓度则分别为毫克及0.5毫克。可见饮酒后服用安定类镇静药着实很危险。酒后服用镇静催眠药中毒也很难抢救,同样道理,服用各类镇静催眠药后亦应忌饮酒。
除了镇静药,酒后还应注意勿服以下药物:
1、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拉氧头孢、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甲肟、头孢替安以及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用药后饮酒出现四肢无力、软弱、嗜睡、眩晕、幻觉、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全身潮红、虚脱、惊厥、甚至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休克等反应。
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救治,因此患者在使用以上药物前2日应禁酒,且用药后1周要避免饮酒以及服用含有乙醇的饮料和药品。
2、吗啡
乙醇同吗啡合用会产生协同作用。可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3、镇静催眠药
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三唑仑、巴比妥类及水合氯醛等镇静催眠药,与乙醇合用时会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4、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如果服用该类药物时大量饮酒,可使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乙醇的双重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5、糖皮质激素
患有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病人,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
这类药物与解热镇痛药一样,可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伤,进而引起溃疡和出血。所以,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饮酒。
6、降糖药
格列本脲、二甲双胍、胰岛素等服药期间大量饮酒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7、抗癫痫药
长期饮酒可降低苯妥英钠的浓度和疗效,但服药期间同时大量饮酒可增加血药浓度,服用丙戊酸钠期间饮酒,可增强中枢抑制作用,严重会导致死亡。
8、抗心绞痛药
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药物在服药期间饮酒可引起血管过度扩张,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9、降血压药
硝苯地平、肼苯达嗪、地巴唑等与酒同服,很容易出现低血压。因为酒精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可增强降压药的效果,引起头痛,甚至休克。部分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复方双肼屈嗪与酒精合用也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
10.利尿剂
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能通过排尿降低血压,乙醇也有扩张血管作用,服用利尿药的同时饮酒,可能出现头晕、直立性虚脱等症状。
11、抗过敏药
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赛更啶等与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
12、止血药
酒精对凝血因子有抑制作用,加上酒精能扩张末梢血管,故此,酒与止血药如维生素K、安络血等的作用正好是对抗的,故酒后不宜服用这些药物。
13、抗结核药
乙醇在体内的氧化过程可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增多可损伤肝细胞。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会增加乙醇的肝脏毒性,引起黄疸及肝功能减退。
小四药师温馨提醒
饮酒和吃药至少隔七天
由于个体存在差异,每个人酒精消除时间不同,所以饮酒时间与用药时间的间隔越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越低。通常为防止药物与酒精的反应,如患者在用药前7天有饮酒史,应禁用该类药;同样在其停药后禁酒时间也不能少于7天。
觉得不错随手点个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tjyy/10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涨姿势心绞痛急救药这样用
- 下一篇文章: 胡大一,作为心脏科大夫,认为心绞痛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