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补冬,吃什么
“立冬补冬,补嘴空。”民俗专家介绍说,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因此,这一天,北方要吃饺子,南方则吃鸡鸭鱼肉。“立冬”后,天气将会越来越寒冷,人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古时民间就有“立冬”进补的习俗,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与御寒能力。多吃以下几种食物,可助于御寒增暖。
饮食
多吃6种食物御寒增暖
鲢鱼鲢鱼,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维生素PP、钙、磷、铁等。将其煎,煮或煨熟食用,有治疗脾虚气弱、少气乏力、或脾胃虚寒、饮食减少等功效。
羊肉羊肉,性味甘温,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常被人们用作冬季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具有暖中补肾虚、开胃健脾、御寒去湿之功效。
胖头鱼胖头鱼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胖头鱼富含磷脂及可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经常食用,能暖胃、祛头眩、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秋冬季节,经常吃些胖头鱼还能起到润泽皮肤的美容作用。
核桃核桃,性甘、平温、无毒,被人们誉称为“保健食品”、“长寿果”,克核桃肉相当于2克鸡蛋或3克牛奶的营养价值。常食核桃,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内分泌正常、抗衰老等起一定的重要作用,非常适合经衰弱、身体消瘦、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食用。
板栗栗子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能够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有“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称。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适当多食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的效果。
山药山药味甘、性平,补而不滞,不热不燥,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遗精、遗尿等症。《本草求真》:“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肺药宜炒黄用。”
保健
谨防三种病伤身
健康养生专家提醒,“立冬”后,应提防中风、心梗和流感等三种疾病“伤身”。
中风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寒冷的冬季更易发生。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一遇上寒冷天气,身体就适应不了,血压便随之增高,就有发生中风的危险。因此,需要及早预防,切勿掉以轻心。预防要做好几件事:一要防寒保暖,留意天气的变化,注意添衣保暖勿受凉;二要适当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三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的防治,已有此病者要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
心梗心肌梗塞也是老年人冬季的高发病。当人体受冷刺激后,由于血管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若措施不力,会发生心肌梗塞死亡,这不是没有先例的,不可不防。除了重视防寒保暖外,室内温度适宜控制在18℃左右,外出不宜过久,并注意防风保暖,避免风寒交袭。平时可遵医服用降脂、溶栓、扩血管和防心肌缺氧的药物,以免突发意外。
流感老人冬季感冒,说起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据报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36%。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流感发生。
起居
早睡晚起晨练别起太早
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立冬”后,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议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
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劳作汗出。专家指出,“立冬”后,老年人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许多老年人喜欢天不亮就起床出门晨练,这在冬季是不适宜的。因为冬季早晨气温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碍增加、血压容易升高、心肌耗氧量也增加,老人晨练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溢血等意外情况。
冬季晨练时间可以适当推迟到“见太阳才运动”。户外活动应选择在9时半以后到16时之前进行,以身体微热最为适宜,不可像春夏锻炼一样得大汗淋漓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rsxjt/4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七粉怎么吃冬季怎么吃三七粉
- 下一篇文章: 冠心病秘方,治一个好一个,转发救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