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丨抓紧午睡护健康,晚睡多久才正常



“四月节,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夏由来

立夏是农历里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属于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正式告别春天,掀开夏季篇章的一个节气,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都进入了生长的旺盛期。

南热雨多北温雨少

五天为一候,立夏有三候:“初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到了立夏节气,小青蛙、蝼蛄、蚯蚓之类的小动物就开始躁动起来了。

不是聒噪地鸣叫迎接夏季的到来,就是扭动着身躯帮农民伯伯松土。到了第三候,王瓜的蔓藤也开始快速地攀爬生长。

立夏一到,南方地区气温普遍较高,而且雷雨多发。北方地区气温回升较快,但是降雨量依然偏少。

适当晚睡记得多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意思是说,到了夏天,天交地合,花繁枝茂,盛景盈世,美不胜收。夏天昼长夜短。

我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日月同步,适当晚睡,适当早起,不要厌恶白天的美好时光。

同时应该充满喜悦之情,就像明秀的花朵一样,绽放于外,使我们的阳气得以宣泄。

当然,这里说的晚睡早起是一个相对概念,晚睡相对春季要晚,但不应晚于11点,早起相对春季要早,但不建议早于5点。

适合午睡

调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其原因与午睡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与白天的血压高峰出现一段低谷有关。

心通于夏气,心脏于夏季最有感应。中午11-13时,手少阴心经的经气最为旺盛,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这段最佳养心时机。

手少阴心经是我们人体十二正经之一,经脉气血的充盈、流畅对于我们心脏功能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作用。

午饭过后,稍稍散步,抓紧时间小睡个二三十分钟,不但有利于缓解饭后发困,提高下午工作效率,还有利于保养心脏,预防各类心脏疾病。

注意心脏负担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有“心通于夏气”之说,一年之中,心与夏的关系最大,夏季心脏负担重。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而此时,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负担加重。

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此时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大大减少,再加情绪不稳、喝水少等原因,很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冠心病的复发和加重。

脑血管脆弱的人,夏至前后,出现脑血管破裂的危险也比较大。

注意风寒邪气

大家都知道冬吃白萝卜,夏吃姜对身体好,那究竟是什么原理呢?

冬季我们喜欢吃一些辛香麻辣的食品来抵御寒冷,但如果疏于运动,体内的火热之邪会越积越旺盛,形成外寒内热的局面。

此时吃白萝卜有利于清热生津、消食化滞,化解我们胃中的邪火。

同理,夏季气候炎热,很多人刚进室内,毛孔还大开着,就迫不及待打开空调,恨不得把温度调到0度,这时风寒邪气很容易侵袭肌表引起风寒感冒。

再加上平时为了解暑,贪吃冷饮,会使我们的脾阳受损,此时吃生姜有利于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一方面生姜可以疏散空调带来的风寒邪气,另一方面可以温中健脾,开胃消食,祛除客居脾胃的寒邪之气。

从另一个角度讲,生姜味辛,性微温,属于阳性植物,立夏吃生姜还有利于阳气的舒展生发。

养生是灵活多变的,大家应该举一反三,理解文字深层次的意思,假设夏季我们不贪凉饮冷,不吃生姜也无妨,冬季不贪那一口火锅,不吃萝卜也可以。

立夏适合吃什么呢

对于不贪凉饮冷的人群可选择百合莲子银耳粥作为夏季甜品,酌情加点冰糖温着吃,不仅美味可口,还有利于养阴生津,补充白天消耗掉的阳气和津液。

对于贪吃冷饮的朋友可以选择薏米赤小豆粥,在顾护脾胃的同时有利于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

切勿情志过极度

到了立夏,气温渐高,大家容易心浮气躁,控制不住情绪。

偶尔情绪不满,及时发泄出来,一泻千里的情况不属于病因范畴。

但如果情绪发泄出来后,仍耿耿于怀,甚至形成不由自主发火的习惯,这就叫情志过极了,日久会造成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引发疾病。

夏季来临,我们不妨对身边人多投以真诚的笑意,让夏季的繁华盛景洋溢在我们的脸上。

『小鹿提示』

记得立夏之后睡“子午觉”哦~每天11-13时,睡20-30分钟,可不要贪睡太多啊!

点赞在看转发一键三连,解锁更多健康小知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xjtby/1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