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专栏都是90多岁的心绞痛患者,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www.yqyywdj.com/医院订阅哦!
胡大一
5年前,医院领导安排我为本院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主任会诊。老主任有3年多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上二楼或走路稍快时会感到胸部不适,休息3~5分钟才缓解。他平时运动量不大,无明显症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主干狭窄50%,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都有80%~90%狭窄,有明显的侧支循环。
根据指南,患者有明确的搭桥适应证。虽然他是高龄,但肺、肾功能好,未发生过梗死,心功能好,未得过卒中。心外科大夫看过病历后,明确建议他做搭桥;心内科介入专家也给他看过,说部分血管狭窄可以做支架,对缓解症状可能有益。患者本人为资深的医学专家。他和我讨论,明确表示不接受搭桥,也不愿做支架。他问我:“有没有保守治疗的可能?”
患者有明确的治疗选择,我们作为医生,不能强行采取患者不愿接受或拒绝接受的治疗方案。我仔细分析了患者的情况:高龄,稳定性心绞痛,平时日常活动不剧烈,无心绞痛发作,临床上是一种稳态。而且,患者本人对于诱发心绞痛的运动量也是心中有数。在和患者充分沟通讨论后,我们决定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不打破其疾病的这种稳态,而改用药物治疗。我说服他服用不太愿服用的他汀。如今,5年过去了,老主任仍然病情稳定。
图片源自网络
另一个案例,也是一位90岁的高龄患者。医院给她会诊,左主干80%狭窄,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都有明显狭窄,心绞痛严重,只有靠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缓解症状。在我们进行会诊时,她用泵已到第5天。
当时,患者已被严重的心绞痛折磨得痛不欲生,对下肢插管做IABP5天也很难继续耐受。我与患者家属先沟通,建议尽快搭桥,因为泵继续放下去,夜长梦多,可能出现并发症。而且,患者本人的身体条件也还可以,她除高龄、血管疾病严重外,心肺肾功能好,无卒中史。经沟通,我与患者及其家属达成共识:尽快搭桥。
于是,患者带着IABP医院,汤楚中主任亲自为患者做了搭桥,手术很成功。术后,我一直在随访患者,6年过去了,患者目前仍很好。
通过这两个高龄老年患者的临床决策,我想说的是,治疗一定要个体化,不能完全照搬指南,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能只就造影的解剖学病变做决策,而要充分重视临床情况。
譬如,第一个案例中患有稳定性冠心病的老主任,我并非不同意搭桥。但患者本人是资深医学专家,病情数年稳定无变化,他充分权衡利弊,选择保守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是一定要强求患者接受手术或支架,还是应该尊重患者的感受与选择?此后的随访,证明保守治疗是明智的。
而后一个案例,患者病情不是稳态,有风险,应及早决策,尽快手术治疗。
总之,我们医生在做临床决策时,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尽量做到尊重患者的选择。同时,要注意随访,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qhc.com/rsxjt/12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冠心病的营养疗法6大营养,帮你拯救脆弱不
- 下一篇文章: 医院开展新技术让我市冠脉支架内